关注九寨沟地震救援:灾后,白衣天使在忙碌
摘要: 8月10日4时,又一批转运的地震伤员到达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。记者张丹摄 □记者 张磊 杨金伟 特约记者 范川 宋欢 发自绵阳 ■“好在医生来得快” 立秋后的绵阳仍显闷热。 8月9日21时许,地震发生24小时 ...
8月10日4时,又一批转运的地震伤员到达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。记者张丹摄 □记者 张磊 杨金伟 特约记者 范川 宋欢 发自绵阳 ■“好在医生来得快” 立秋后的绵阳仍显闷热。 8月9日21时许,地震发生24小时后,本报记者辗转近12个小时赶到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。急诊中心门口一层专门开辟了九寨沟地震伤员专用救治通道。记者了解到,相较位于成都市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,绵阳市中心医院离灾区更近,因此,此次地震中的大部分伤员被转移到该院。 该院在汶川、雅安等地震中多次承担收治伤员工作,是一家救治能力突出的三甲综合性医院。截至8月10日18时,该院共收入住院伤员43人,其中骨科伤员35人。经全力救治,目前所有伤员生命体征平稳。 在病房,记者遇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派出的医疗专家。医疗组组长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强介绍,记者赶到前,医院收治了第一批共4名伤员,3女1男,其中两人是骨盆骨折,两人是胫腓骨骨折,骨盆骨折是跳车逃生时所致,胫腓骨骨折则是被倒塌的墙体砸伤。 27岁的林红是4名伤员之一,在离九寨沟不远的川主寺从事讲解工作,每天要乘坐大巴车往返。8月8日晚,由于四川省茂县出现山体滑坡,大巴车不得不绕道,正在车上打盹的林红突然感到剧烈的上下晃动,“接着石头就砸下来了”。躺在病床上的林红说。大巴车侧倒在路上,司机让她们跳窗逃生。在从车窗跳下来时,身体娇弱的林红骨盆骨折。交警很快就到了,随后伤员被送到当地医院,8月9日被转送至绵阳市中心医院。 54岁的段秀英一家人是来九寨沟旅游的,地震发生时,一家3口正在饭店吃饭,从没经历过地震的她,随着人流向外冲,不幸被倒塌的围墙砸伤。“好在医生来得快,不然……”段秀英哽咽道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吴奉梁是医疗组的成员之一,他告诉记者,4名伤员中,只有1人因骨头外露需立即手术,另外3人将择期手术。“我现在就要去手术室。”吴奉梁边说边走向手术室,记者了解到,这是国家专家组进行的首台手术。 ■“先把患者安顿好” 地震发生时,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海燕正在医院职工宿舍。“屋顶的灯一直在甩。”虽然震感强烈,但曾参加过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救援的王海燕很镇定,她立即冲下楼,直奔医院住院部。“先把患者安顿好!”王海燕说。 王海燕和同事对患者进行检查后确保没有问题后,又对医院的水电气等设备进行排查。 王海燕告诉记者,8月9日14时,医院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部署各项工作,“医院所有科室护士长全部参加一线救援,通讯保持畅通,并且对转床、物资协调等工作分工,各负其责”。(下转第2版)(上接第1版) 为接收伤员,医院已腾出50多张病床。原来的骨科病人转到心内科、胸外科、神经外科等其他科室。在疏散原来骨科患者的时候,他们都表示理解,“很多患者都表示,汶川地震的时候,人家帮了我们。这个时候,我们也义无反顾。”地震发生后一直未休息的王海燕说。 8月9日22时,第二批6名伤员到达绵阳市中心医院,加拿大籍人员凯思琳是唯一一名外籍伤员,“只是头皮裂伤,不重”,接诊的医务人员说。 凯思琳告诉记者,她和朋友一同来九寨沟旅游。中国的医生都很友善,给自己提供了很大帮助。“Chinese are very friendly!” ■骨科医护的36小时 8月9日至10日凌晨,3批共计43名伤员被送至绵阳市中心医院,其中大部分伤员是骨伤。 杨衡是该院年轻的骨科大夫,“年轻人苦一点儿、累一点儿,不算什么,反而是历练。”8月9日,加了一天班的杨衡主动请缨,继续投入救治战斗中。“待会儿抽空打个盹就满血啦,下午还有两台原定的手术等着我呢”。虽然面色略显憔悴,但杨衡坚定地说。 骨科护士李婷今年5月刚刚做了甲状腺癌手术,从地震发生后到现在,她和护理团队的姐妹们已经不眠不休工作了36个小时。 8月9日是李婷当班,期间一直忙着转运在院患者、收治地震伤员,本该17时下班的她,一直忙到了18时半,都没有顾上吃一口饭。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,已近20时。刚刚端上饭菜,接到即将转来第三批32名重伤员的通知的她深知人手短缺,也知道这32名重伤员的到来对于科室将是多么大的挑战。她放下还没有来得及吃上一口的饭菜,又赶到医院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,终因体力不支,晕倒在病床前。 同事们对她进行急救,在喝下两支葡萄糖后,她苏醒过来。面对同事的善意责备和心疼的目光,她淡然地说:“我的身体没有大碍了,这里需要我们,灾区伤员需要我们。”便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。 ■灾难应急救援日趋成熟 “灾情就是命令,不管是一线医护人员,还是后勤保障人员,不需要动员,都会奔往医院准备战斗。”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鲜于剑波说,8月8日21时许地震发生后,医院启动应急预案,24时左右,3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的应急小组就奔赴地震现场。 曾参加过雅安地震救灾的李强告诉记者,虽然伤情类似,但从目前看,伤者数量比雅安要少,“这与应急快速反应有关”。 之所以反应如此迅速,与灾难救援经验的积累和平时应急演练是分不开的。鲜于剑波说,绵阳市中心医院地处川西,处在地震多发带,在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芦山地震等救援行动中,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实际上,医院拥有一支精锐的应急队伍,这支队伍由30名医护人员组成,每年医院都会进行一次应急演练。而日常,应急所用的装备被分类放好。跨科合作,无缝连接,让伤员安心。 不论国家专家队,还是当地救援队伍,在此次地震救援中都体现出合理、科学、高效。对于灾难应急的变化,鲜于剑波深有体会,“汶川地震时的慌乱无章,转变为现在的快速而且有条不紊”。鲜于剑波说,每经历一次应急救援,我们都会总结成功的经验,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,研究可整改的地方,对今后的应急预案不断修正。对灾难应急、现场救援、伤员转运和救治,整体应急体系日趋成熟。
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|